一、重新审视汉语拼音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然而,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饱经风雨,历尽沧桑。许多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强盛,愤激之下却把中国落后归咎于孔学和汉字,提出了荒谬的“废孔学、废汉字”的口号。在视汉字为落后而出现废除汉字的指导思想下,以西洋人学汉语时所创制的“威妥玛式”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试图将汉字拉丁化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先后产生了民国时期的“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等一个接一个的文字改革浪潮。
共和国成立以后,继其余波,汉语拼音方案应运而生。虽说它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并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但它却是在“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的基础上参合变化而成,带有明显的汉字拼音化的倾向。这从其初稿拟名《拼音文字方案》,以及毛主席关于“简化汉字、制定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最终实现汉字拼音化”的肯定态度上,也可得到完全的印证。
所以,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语文字注音方案,与其说它兼有,毋宁说它本有汉字拼音化的意图。不能专为汉字注音,尚要兼顾其他职能,它就不可能成为一套比较完备的汉字注音方案。因此,给汉字注音不够精准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汉语拼音的历史渊源来看,不管是古代中国人的直音、反切,还是近代西洋人的汉语拼音,都不是要取代汉字,只是给汉字注音。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解决汉字读音这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尤其是西洋人用他们的字母给汉字注音,其最初的出发点,恐怕与现在有些中国学生初学英语时用汉字给英文单词注音是一样的。即便是产生于民国时期的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虽取于汉字的偏旁部首,但也只是给汉字注音。它不是文字,也不象日本的假名,可以夹在汉字中运用。
汉字拉丁化的改革及尝试的失败,是到了我们重新审视汉语拼音方案的时候了,尤其是电脑智能化的进步与发展,也迫切需要真正实现电子计算机的语音读入。而语音读入计算机的关键正在于语音记录符号系统的建立。可是目前的汉语拼音方案要解决汉语的记音与辨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当然,重新审视汉语拼音方案,并不意味着否定它几十年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取得的良好效果。它毕竟使得汉字的注音体系进入了国际化的轨道,也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在这里,我们也不必对汉语拼音的前途忙着下结论。
至于外国人学汉语,仍可沿用汉语拼音。虽然不够精确,但它毕竟适合他们的拼读习惯。
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却是:由外国人学汉语时创制的汉语拼音,虽经国家的规范,但它是否可以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注音识字方案呢?今天,我们需要的恰恰是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精确。如果中国人学英语,用汉字标注英文单词,其发音能够准确吗?外国人谅必不会将这样的注音汉字当作他们识读母语的音标吧?
我们知道,汉语拼音的基本职能就是为汉字注音,若是不精准,其功效自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问题的根源恰恰在于:汉语拼音迄今仍然遗留着先前的汉字拉丁化基因,使得它既不是文字,又不象音标。它若不能为汉字简明注音,为汉语精准标音,那么又怎能服务于电脑的语音输入呢?
为便于过去文化习惯的继续沿用,汉语拼音固然不急于改革,但我们也应该认真地看待它存在的诸多不足。
第一、汉语拼音方案注音不简练、不精确。
汉语拼音并不满足于简简单单地为汉字注音,它有着明显的汉字拉丁化的趋向。因它不是专职的注音方案,也就不必苛求它注音的简练和精确了。
例如:“衣”字,拼音作“yi”。其实仅注一“i”即可,何须多加一“y”呢?非得“拼”一下才好吗?
第二,汉语拼音方案分韵不合理、不严密。
如今普通话与古音和方言的音韵差别很大,我们这里所关注的仅限于普通话的音韵。为了使汉语拼音的注音更加精确,讨论语音分韵的合理性,不是更能揭示注音的内在规律吗?
例如:“我”之韵音,汉语拼音作“o”,然而“o”还可进一步析出“e”音。故此“我”等可入“e”韵,不需再立“o”韵,致使韵律杂乱。但有些字音不但不能合韵,反倒应该分韵。例如:“知”和“衣”之韵显然不同,“足”和“鞠”之韵怎能相混?
第三,汉语拼音方案原本设计就不规范、不完善。
汉语拼音创自外国人,经过汉字拉丁化的尝试,最后才演化成今天的汉语拼音方案。当时,为了将汉语文字“国际化”,自然要顺应外国人的语言习惯。所以,拼音方案不仅仅是为汉字注音而设计,在夹杂着许多其他想法的情况下,就显得顾此失彼,莫衷一是。方案的不规范、不完善,也就在所难免。
第四,汉语拼音的电脑键盘输入太冗繁,语音读入又太模糊。
借助于汉语拼音,电子计算机的汉字输入已变得方便而迅捷。但作为键盘输入单字来说,速度很慢。而词组虽快,却需不断地选词。在语音读入方面,汉语拼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