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卡2中文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需要三步,才能开始

只需两步,慢速开始

玩欧卡就用莱仕达V99方向盘欧卡2入门方向盘选莱仕达V9莱仕达折叠便携游戏方向盘支架欢迎地图Mod入驻
查看: 6380|回复: 3
收起左侧

[古代中国] 我关于魏延版子午谷计谋的看法

[复制链接]
UKBNCKPv 发表于 2012-1-2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魏延奇袭计划,有两个似是而非的版本。
  
  一个就是被广泛引用的三国志裴注《魏略》的描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而另一个则是陈寿本人的记述。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是这么说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两个版本的相同点是都是从子午谷攻击魏国的关中地区。不同点是,第一建议直接攻打长安,震慑关中。第二个是绕过长安,直接攻取潼关。关起门来阻击将来的关东援军。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则是完成打狗的任务,慢慢消化广阔的关中地区。复制当年韩信“关门打狗”夺取关中的战略。
  
  哪一种更可信。我认为是第二种。
  
  原因1,陈寿的《三国志》有“良史”之称的,他写史选材相当严谨,非真实可靠的,决然不予采用。因而在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被后世学者认为超过了司马迁,那么就更是超过裴松之在注解中引用的《魏略》了。
  
  原因2,从军事素养上说,魏延也是当时的一代名将,之前担任汉中太守也十年之久,对魏国的关中地区是比较了解的。长安是历朝古都,也是关中的军事重地。那里集结了大量魏军。就算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菜鸟也知道奇袭敌军,首先避免直接与主力遭遇,得先骚扰对方,让他们阵脚松动,然后才可以总攻。而这种一出子午谷就猛地一头撞向长安这座坚城。这不就是一个输惨了杀红了眼的赌徒嘛,而那时才是蜀国励精图治后的第一场北伐。
  
  所以在探讨子午谷计谋时,得先搞清楚魏延提出的是哪个版本的。然后再探讨他的可行性。
  
  对于魏延复制韩信故事的第二版本。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但风险极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行。这里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回顾下当年韩信的故事:
  
  韩信率领汉军杀出汉中后,对关中地区对敌坚守的战略要地围而不打,集中主力击破阻击的敌后,除留下部分兵力围困坚守废丘城的章邯外,主力迅速东进潼关、武关一线。(8月出陈仓,月底已经占领潼关)。随后再逐步攻克内部那些被围困的城堡。
  3个月后,攻拔陇西;
  6个月后,攻拔北地,俘虏章平;
  10个月后,攻占废丘,完全占领了整个关中地区。注意这已经是刘邦在彭城大败回来后的事情了。
  
  那么魏延有没有韩信那么幸运呢?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因为韩信面对的项羽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楚国。楚霸王的主力在彭城,这时还正在山东平定齐王的叛变。无力增援关中。而且关中也不是一块铁板。确是前秦降将的三个独立王国。而魏延面对的确是兵多将广的魏国,其对关中地区已经统治了三代几十年之久。关东地区的也极其稳定,可以源源不断的增援关中。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段: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杨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帝遗曹真都督关右诸军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丁未,帝行如长安。
  
  诸葛亮进攻陇右,三个郡同时投降,关中震动。魏明帝做了什么事?1、出动了五良将之一的张郃。2、御驾亲征,亲自驻守长安。已稳固关中。
  
  从中可以看出关中对魏国的重要程度,以及动员关东援军的规模。所以,如果采用魏延计划,就算成功占据潼关,夺取关中。但是也未必能在陇右和关东两路援军的疯狂反扑下守的住。蜀国人少是个先天缺陷。经不住长时间的重大伤员消耗。这在6次北伐中,蜀军稍有失利就迅速撤军期待下一场的卷土重来就可看出。
  
  所以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冒险计划,采用稳扎稳打,蚕食陇右,逐步消弱魏国的战略,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视图消灭另一个对手的战略布局决不能只看着能否得到一次战役的胜利,而是要兼顾全局。
  
  楚汉相争,刘邦对项羽屡屡战败,但由于采用了“扼守荣阳、成皋,依托关中,牵制楚军主力,迂回攻略河北、齐地”的战略得当。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二,一战定乾坤,十面埋伏项羽于亥下。
  
  结论就是:如果发动一次冒险战役的后果不利于整个战略的实施,那么这场战役当然不能被采纳。
六月听雪 发表于 2012-1-29 0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志还没读的低头飘过…
script 发表于 2012-2-23 1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往往不是靠一两个名将能取胜的,诸葛亮或许不应该在国力虚弱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杨扬 发表于 2012-2-2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分析的相当到位,楼主高手啊{ku}

联系我们|手机版|欧卡2中国 ( 湘ICP备11020288号-1 )

GMT+8, 2024-12-29 00:40 , Processed in 0.039693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